副人尽皆知的猥琐模样全然不同。
众弟子看清其面貌后皆惊呼不已,观其容貌,几乎酶能认出公孙无求,此时的公孙无求早已借助那血虫幻毒之术将自己的容貌改换,不仅将伤疤胎记除去,还变得愈发俊美,比起那公孙忘景来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眉宇之间比公孙忘景少了一丝光明磊落的浩然正气,多了几分鹰视狼顾的阴邪之魅。
待众弟子反应过来此人便是氤氲山庄如今的大庄主,公孙无求。众弟子尽皆跪地拜服:“弟子参见大庄主!”公孙无求双手徐徐抬起,满面红光,示意众弟子起身。待众人站起身来后,公孙无求又负手而立,洪亮的声音便回响在山庄内的每个角落。
“天理昭彰,报应不爽。想我氤氲山庄历经数代先祖,呕心沥血,方创下如此伟业。百年来,氤氲山庄福泽百姓,恩披万民,侠名远播于江湖,威声遍传于四海。承蒙江湖同道抬举,方有今日的天下第一庄!可这并非是氤氲山庄先辈们所想所愿,我们更不该止步于此。想,前庄主卓一平,尽心尽力,经营家业,虽未能光大门楣,也算是居功匪浅。而今,天降横祸,遭逢变故,时无英雄,贼子作乱,内有奸人,外有恶贼,致使恶徒祝溪虎,沈墨鱼,白星泪,明觉和尚,裴镜年四人,连同叛徒公孙忘景,趁三庄主萧衍逃窜之后,谋害卓庄主,致其身死,罪无可赦,人神共愤!”
公孙无求说的慷慨激昂,演武场上弟子更是群情激愤,恨不得立刻扑上去乱剑将三人砍死,方能泄去心中之恨。
公孙无求见状,轻蔑一笑,无人察觉,遂继续说道:“卓庄主虽无子嗣,但氤氲山庄却不可一日无主,群龙无首,叫歹心之人有了可乘之机。如今卓庄主之遗体与灵位尚在侠隐殿中,可大仇未报,丧礼难成,我公孙无求,临危受命,于危急之时,承奉卓庄主遗命,暂领大庄主一位,待日后另寻贤能,则可退位让贤。而今日今时,本人以卓庄主义弟之名,为他戴孝,待手刃仇人后,便可合棺入土,大办丧礼,广邀天下英杰共同祭拜,卓庄主亡魂!届时,我在正式接任庄主一职,方为妥当。”
此言一出,那些还对公孙无求怀有戒心与不满的弟子也都心悦诚服,一时间议论纷纷,皆称赞公孙无求并非贪图庄主之位,而是尽心竭力,为氤氲山庄谋出路。
“在本人暂领庄主期间,定会将氤氲山庄发扬光大,我们的目标远不止天下第一庄如此而已。而此时此刻,我们宜先为前庄主报仇,六名贼子,已有三人落入我手,还有三人,我公孙无求在此立誓,若是不能将他们擒获,于兄长灵前斩首祭奠,此生誓不为人!至于公孙忘景,虽为我亲生兄长,但大义当前,不可纵容!今我依氤氲山庄门规,责此三贼以火焚之刑,以祭奠我氤氲山庄,死去的诸多弟子及前庄主英魂在天!”
谁知话音刚落,那被绑在铜柱上的公孙忘景却冷笑一声,他以为卓一平已死,此事已无反转的可能,与其让他兄弟二人身败名裂,不如成全公孙无求,兴许他只是痛恨自己,而非氤氲山庄,又或许在他手中,氤氲山庄果真能被发扬光大。但如今公孙无求却要杀害无辜之人,公孙忘景实在过意不去,遂高声喊道:“无求!杀人者,乃我公孙忘景,与裴姑娘,明觉师父并无干系!放了他们罢!”
“阿弥陀佛。公孙施主,那卓庄主果真是你杀的么?”明觉轻叹一口气,还是有些不敢相信。公孙忘景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只是沉默不言,满脸羞惭与愧疚。虽是误杀,但卓一平的确死于他手。
而裴镜年闻听此言却平静的说道:“二庄主不必如此,还是先想想自己如何脱身罢。”
可那高台上挺拔俊朗,身披霞光,受万千目光仰望的公孙无求却大笑道:“公孙忘景!你不必再假仁假义了!事到如今,你已是必死无疑!”说罢纵身一跃,来到其身前,四目相对,五味杂陈,公孙忘景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