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6.安全第一(1 / 3)

最终诊断 号西风 2163 字 1个月前

远隔效应是指放射治疗期间或之后放射野外肿瘤的消退,已在各种癌症中报道,例如黑色素瘤、肾细胞癌和乳腺癌。虽然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远隔效应可能是由辐射诱导的全身免疫反应增强介导的。然而,很少观察到远隔效应,可能是因为癌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包括免疫检查点通路的激活。在过去十年中,新开发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彻底改变了癌症治疗。随着可增强针对癌细胞的全身免疫反应的ICI的出现,结合ICI和放疗的新治疗方案有望增强远隔效应。正在积极研究ICI和RT的协同效应,并且在各种报告中都研究了这种组合增强远隔效应的潜力。

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类型,也是世界范围内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早期HCC患者接受切除、肝移植和消融等治疗方式的总生存率&;60,而接受化疗栓塞或全身治疗的晚期HCC患者预后不佳。为了改善这种不良结果,最近在HCC治疗中加入并建议了新方案,包括考虑使用ICI。因此,各种ICIs,包括程序性细胞死亡1抑制剂、PD配体1抑制剂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抑制剂,在HCC患者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正在研究中。然而,报道的ICIs的客观缓解率仅为1520,仍不令人满意。此外,最近评估派姆单抗治疗晚期HCC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KEYNOTE240试验未能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在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的改善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由于其免疫原性引起的远隔现象,RT在用于提高ICI对晚期HCC的疗效方面受到了相当大的关注。

最近在一些临床前实验和临床试验中检测了协同治疗在控制原发性HCC中的功效。然而,这些先前的研究没有使用转移性HCC模型,而是使用原位模型,这只能观察RT和ICI对原发肿瘤的联合作用,而不是远隔效应。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旨在使用双侧小鼠同源HCC模型研究辐射对远隔现象的作用和免疫学机制,以及抗PD1抗体对远隔效应的影响。

使用Hepa16细胞建立同系双侧HCC小鼠模型。肿瘤生长曲线显示,与未照射的肿瘤相比,使用总剂量16Gy分两次照射而不是在单次使用8Gy更显着地抑制照射肿瘤生长和未照射的肿瘤生长。对第31天收获的肿瘤进行拍照,与单次8Gy照射相比,分两次总剂量16Gy照射显着提高小鼠的存活率的浸润。此外,总剂量16Gy分两次照射还增加了受照射肿瘤中调节性T细胞的浸润。

为了了解局部照射如何缩小未照射的肿瘤,我们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小鼠右后腿的肿瘤引流的腹股沟淋巴结中的DCs。数据显示,总剂量16Gy分两次照射显着增加了TDLN中活化DCs比例,这由CD40和CD80的高表达所证明。TDLN中CD11cDC上的共抑制分子PDL1的表达也由总剂量16Gy分两次照射诱导。此外,总剂量16Gy分两次照射显著增加了CD4IFNγ和CD8IFNγT细胞,激活了TDLN中的T细胞。Tregs在TDLN中的积累在总剂量16Gy分两次照射组中也比单个8Gy照射组更明显。

基于显示辐射增加TDLNDC中PDL1表达的结果,我们确定了PD1/PDL1通路的阻断是否可以进一步增强同源双侧HCC小鼠的远隔效应模型。抗PD1抗体比同型IgG对照更能抑制双侧Hepa16肿瘤的生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剂量16Gy分两次照射抑制了受辐照和未受辐照的远侧肿瘤的生长。与单独放疗或抗PD1单药治疗相比,放疗和抗PD1联合治疗进一步抑制了受辐射和未受辐射肿瘤的生长。用抗PD1抗体和辐射联合治疗的小鼠肿瘤明显小于用辐射或抗PD1单一疗法治疗的小鼠的肿瘤。单独的抗PD1治疗并没有提高生存率,但与放疗相结合,它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