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会成为网红概念,主要是因为这个东西太重要,堪称用量最大的电子元器件,其他种类的电容加起来,市场份额不及l的一半。
“为什么一定要上炉石电容?竞争太激烈了。”
“炉石电容的前景更好,不怕你笑话,我觉得这个东西将来会是元器件市场的主流产品,前途无量。”
唔,眼光不错!
l是六十年代出现的新产品,七十年代末期发达国家实现贱金属化,很快在工业化生产中大规模采用,在国内却很少见。
国内最先进的陶瓷电容,就是大长腿的圆片电容,却没有能力生产压片式多层陶瓷电容(l)。
程方闻不愧是电子元件厂的厂长,不但看到l前景广阔,还有足够的魄力一头扎进这个领域。
但是这个领域水深浪急,遍布旋涡,元件二厂要技术没技术,要渠道没渠道,在国外巨头的围追堵截下不知道能坚持几天。
“为什么不做薄膜电容?我这都是现成的技术。”
胖子不是一口吃成的,曲军劝程方闻选一个小点的目标,积累足够的资金和经验,再来做l。
“做l,我们厂子正好有几台设备用得上,薄膜电容可不行。我们厂子现在穷的叮当响,只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现在全指望曲老师点石成金了……”
“明白了。”
曲军了然点头。
企业上马生产一种新产品,必然伴随着巨大的投入,元件二厂实力不够,必须利用现有设备想办法,既然能和l搭上关系,说什么都要试一试。
理解归理解,曲军却没有轻易答应。
单纯把l做出来很简单,事实上早在七十年代,国内科研机构已经做出来实验室产品。
但是国内科研机构采用的是碾压法制备工艺,一致性和可靠性都有问题,无法实现工业化生产,另外也没有实现贱金属化,电极材料都是钯银一类的贵金属,成本高的吓人。
曲军可以搞定贱金属化,也可以做出更先进很可靠的实验室产品,但是依靠元件二厂的技术设备,最后能生产出什么样的产品很可疑。
哪怕全程当保姆,也有可能受到各种人为因素的干扰,无法保证一定成功。
比如程方闻得罪人了,厂长被捋掉,曲军投入的心血精力都因人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