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为了起兵时更加名正言顺,曾经列过二十九个奸党名单。
很不巧的就是,黄福赫然在列。
要不是黄福见机的快,在朱棣攻入应天时,立即率先迎附,
朱棣为了收拢人心,这才饶了他性命,让他继续待在了工部尚书这个位置上。
说不定现在的工部尚书早就换人了。
但是即便如此,这个工部尚书其实做的也是如坐针尖!
毕竟贰臣自古以来都不是那么好当的。
朱瞻基想把周忱安排进工部,其实也是有着直接让周忱架空这位工部尚书的想法。
毕竟以后他很多的事情,都是需要工部配合的,工部尚书的位置上坐着一个不属于自己班底的人,总归是用起来不会顺心。
“我知道你心里应该有很多问题。”
朱瞻基看了一眼一脸张口欲言的周忱,笑道:“士农工商,自古以来,工匠的地位就十分低下,六部之中,就连刑部也稳稳的压过工部一头,把你调去工部,多少是有些委屈你了!”
“臣不敢!”
周忱听到这话,脸色一正,连忙行了一礼道:“臣是夏大人举荐给太孙的,幸蒙太孙殿下看重,对臣加以任用,臣愿意听从太孙的安排!”
“没有什么不敢的,现在也就你我两个人,我给你说些心里话吧!”
朱瞻基摆摆手,随意的找了一块大石头坐了下去,道:“现在很多人看不起工匠,无非就是工匠的地位太过低下罢了,但是其实仔细想想看,这个社会如果没了工匠,会是什么样子?”
朱瞻基指了指不远处正在田地里忙着的一个庄户,道:“看到了没?百姓耕地的锄头,犁耙,都是工匠造的,没了工匠,百姓拿什么去耕地?”
“还有皇上北伐,大将军炮你知道吧?工匠造的,士兵的铠甲兵器,工匠造的,甚至包括我们住的房子,那也是工匠造的。”
“这就是工匠的作用,可以说这世道方方面面都是离不开工匠的!”
有些事情是经不起推敲的,一但掀开了遮羞的面纱,露出来的东西,往往让人猝不及防。
就像此时的周忱,听着朱瞻基的话,他心里觉得自己作为士农工商中的士,应该去反驳的。
但是偏偏朱瞻基说得每一句话又十分在理,让他没有理由去反驳!
朱瞻基看了一眼周忱的表情就知道该说的应该说的差不多了,现在就只需要一技猛药,说不定就能改变一下周忱的一些思想观念。
于是顿了一下,朱瞻基就从怀里掏出一节差不多二十多公分长的铜管,递了过去!
周忱愣了一下,一脸不解:“太孙殿下,这是何物?”
朱瞻基抬了下下巴,淡淡一笑道:“我将它叫做望远镜,你也可以将它叫做千里眼!”
这望远镜是朱瞻基从夏原吉整理纪纲家底的册子上找的两块水晶制作成的。
毕竟玻璃现在还没开始制作,他弄出这幅望远镜,其实原本是打算拿出来忽悠自家那位无良爷爷,换取一些好处的。
现在拿出来,也是顺便说服一下周忱而已。
也不等周忱再问些什么,朱瞻基就继续道:“你把眼睛凑到这望远镜细的一端,然后透过它去看看远处的风景!”
周忱不解,不过朱瞻基吩咐了,他也只能照做,然后就把朱瞻基这个简易的望远镜放到了眼前。
接着,周忱脸上的表情顿时就僵硬了。
一张长着些许胡须的嘴,下意识的慢慢张开。
这地方的河面不算宽,大概只有五十米,加上河岸应该在一百多米的样子。
这些不算,毕竟一百多米的距离,哪怕是肉眼也能看见一个大概。
但是他却越过河面,然后穿过了对面一些稀疏的树木,清晰的看到了树林另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