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翻牌子(超大章,求订阅))(3 / 17)

大唐皇长孙 南山堂 12 字 2022-08-22

多年了,基本的信任还是有的。

……

丰收是好事。

不过丰收有时候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作为民部尚书,马周此时的心情就是比较复杂。

“陛下,这土豆的种植,如今算是彻底的形成了规模了。但是土豆的保存和运输还是有比较多的问题。

很可能会出现有些地方的土豆因为保存运输不善的原因而坏掉。”

为了统计今年的粮食产量,民部可是安排了不少的胥吏去到各个地方跟踪粮食收成的情况。

甚至民部还跟渭水书院数学院一起合作,制作了一套测算大唐粮食年产量的模型。

毕竟按照现在这个时代的技术,要完全准确的统计各地的粮食产量,还是很有难度的。

事实上,历朝历代的很多数据,都是一个大概的数量。

“跟粟米和稻谷之类的粮食比起来,土豆和地瓜在保存和运输方便确实没有优势。

这对于土豆和地瓜的种植推广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一旦百姓们的粮食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之后,土豆和地瓜的种植面积就会开始下降。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许多对于马周等这个年代的人来说是问题的事情,对于李承宗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事情。

“明年开始,土豆和地瓜就可以在大唐各地广泛的种植,运输问题可以一定程度得到解决。

至于保存问题,那就可以通过深加工来解决。”

“深加工?”

虽然马周已经习惯了时不时的从李承宗口里面听到一些新式的词语。

深加工这三个字从字面上也大概能够猜测到什么意思。

但是具体如何深加工,他却是没有任何的概念。

毕竟土豆和地瓜这个东西进入到大家的视野里头的时间还是太短了。

大家除了知道这个东西是亩产千斤的好东西之外,其他的很多情况都还是不了解的。

只有等到家家户户都可以种植土豆和地瓜,大家对于他们的利用情况才会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

“土豆是一种淀粉含量很高的粮食,可以把土豆加工成淀粉,然后制作成土豆粉。

这就跟米粉、面条差不多的东西。

这么一来,不仅土豆粉的运输变得简单了很多,保存问题更是得到了大幅度的解决。

毕竟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不大可能家家户户都去挖地窖来储存土豆和地瓜。

但是土豆粉的话,就可以跟普通的粟米一样保存了。

除此之外,地瓜可以制作成地瓜干,煮熟了之后晒成干了,轻轻松松就可以放一年。”

虽然土豆和地瓜有很多用处,但是凡事都有一个过程。

李承宗觉得现在没有必要把事情搞得那么复杂。

让大家知道其中最关键的一两种处理方法就可以了。

至于以后更多的方案,那就完全可以依靠大家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发挥了。

李承宗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去操心的。

也没有必要操心那么多。

“妙啊!实在是太妙了!陛下,如果是这样子的话,那么今后土豆的种植面积就有了很大的扩大空间了。

土豆粉条既可以当成主食,也可以当成是菜式呢。”

马周眼前一亮,心中松了一口气。

这两种深加工的方法,听起来都不是非常的难,技术难度也不高。

完全可以大规模的推广啊。

“马周,你也不要对土豆和地瓜的种植面积寄托太高的期望。

刚开始的时候,土豆和地瓜的高产可以吸引大家拼命的扩大种植面积。

但是当土豆和地瓜的种植面积上来之后,价格必然会大幅度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