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科举相同待遇。另有三十個举人名额,可直授伎术官职务,并根据专业不同而定向授官。
第六,大明已经设立医学、冶炼、造船等十多个专科学校。这些专科学校的学生,学校根据考试成绩,每年选送一批进京参加制科,并负责学生们的来往费用。
胡安国仔细看完方案,开始担忧每年录取十八个制科进士,会不会影响三年一届的常科进士名额。
毕竟,大明的进士录取卡得很严,不像北宋中后期疯狂增加人数。
此时的科举连八股文都没有,大臣对这种事的态度并不激烈。
制科嘛,皇帝选专业人才,属于非常正常的行为。只不过以前偶尔举办,现在却是每年都要举办。
别看《荀子》因性恶、礼伪两大观点,遭到绝大多数读书人的唾弃。但在两宋时期,正规科举的策论题,《荀子》出现的频率还很高。
《荀子》被两宋科举策论题考到的次数,算起来比《史记》、《老子》这些还多。
另外,后世不怎么常见的《扬子》,科举策论题次数却多于《荀子》。
骂归骂,用归用,互不干扰!
宋代的儒家圣贤排名,竟然是这样的:孔子、孟子、荀子、扬雄、韩愈。
而且这种排名,还有着官方背书。元丰七年,荀子、扬雄、韩愈一起进文庙。
……
朱铭第一次做皇帝,想法虽然很多,但也要不断做出调整。
科举早被他父子俩玩坏了,现在不过是更进一步。
他一直在思考,自然科学和专业学科,究竟该怎么融入科举体系。
思来想去,最后想到了制科。
因为这玩意儿,本就是用来录取专业人才的。
所以常规科举不考的内容,都可以扔进去。
历史和诸子百家,列为制科的诸子大类,录取之后用来搞文史研究。
专科和自然科学,列为制科的实学大类,录取之后用来促进科学发展、担任技术官员。
又拿起一份兵部奏报,朱铭仔细随手放在旁边。
这是去年的军奏,已经跟安南打起来。
在越南中北部地区打仗,必须挑选好作战时间。
雨季是每年农历4月到9月,又热又湿,极容易出现非战斗减员。旱季是农历10月到次年3月,相对干燥,也没那么热。
因此,选在冬天作战。
去年农历10月下旬,占城从南方出兵攻打安南。
同一时候,真腊从西南方出兵,金齿国从西方出兵。杨再兴从北方出兵,并且叫上海军从东边袭扰。
安南遭到四面夹击!
朱铭刚刚翻阅的那份奏报,是杨再兴冬天发来的,因为北方大雪封路被耽搁了。
……
洛阳牡丹花会,每年都会举办。
但并不统一。
有官府参与的花会,有寺庙参与的花会,这两种花会规模较大。
还有就是商贾和士人组织的花会,规模较小,地址不定。
此时此刻,刘延年就在参加士人花会。
他们把家属也带来,选一处风景优美的所在,甚至还搭建帐篷住下过夜。
赏花、斗花、饮酒、赛诗、耍乐,偶尔也会赠送或交易牡丹。
今天的花会,却在辩论。
“性恶之论,何其谬矣!”
一个士子大声说道:“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分别代表仁义礼智四德。是谓性之四端也。我尊孟子,人之天性必善,此自然而然出天地。”
刚刚说完,就有士子反驳:“非也非也。性无善无恶,情有善有恶。情出于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