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立刻便引来无数痛斥,国库空虚,军费不足,一国之君岂能在这个时候大兴土木?
新帝带头节约开支,用过晚膳,后宫之中不能再有灯火,皇后和嫔妃们不缝新衣,她们戴的首饰还是当年从青州带来的。
女人们越想越觉得委屈,后宫之中哭声一片。
新帝厌恶地拂袖而去。
他回到自己的寝殿,片刻之后,一名内侍背着一只口袋走了进去。
口袋不大,放到地上时,里面也只是小小一团。
不久之后,寝殿里响起稚嫩的哭声,接着,是惨叫。
两个时辰后,那名内侍背着那只口袋走出寝殿,有什么东西从口袋里渗出来,滴在地上。
内侍没有在意,寝殿之外没有灯火,内侍和那只口袋很快便消失在黑夜之中。
一条黑影从冬青树后闪了出来,他趴在地上闻了闻。
是鲜血的味道。
金陵城里有一条临水的街道,灰瓦白墙,依水而建。
这里有一家开了多年的小食铺,东家以前是一对老夫妻,老夫妻干不动了,就把铺子交给了儿子和儿媳,虽然换了人,但是口味没有变,来这里吃饭的都是老食客。
可今天,老食客们却白跑一趟,小食铺没有开门。
“哎呀,怎么回事啊,该不会是东家生病了吧?”
“不会吧,东家那么年轻,怎么会生病呢?”
隔壁酒坊的伙计悄悄告诉食客们:“这家的东家没有生病,是他家的女儿出事了。”
“是那对姐妹花吗?多可爱的小姑娘,怎么出事的?”食客们问道。
“丢了,出门买白糖糕,就没有回来,你们回去吧,没有找到女儿,他们是没有心思开铺子的。”
食客们议论纷纷,有说哪条巷子里也丢了一个小女娃,有说亲戚的亲戚的女儿也是出去后就没有回来。
很快,人们的议论从丢孩子变成了金陵城来了一伙拍花党,这些拍花党都是胆大包天的恶徒,有孩子的人家一定要把孩子看管好,不要让他们自己出门玩。
何花坐在铺子里和几位大婶聊闲天,聊的就是丢孩子的事。
“听说了吗?这丢的都是小女娃,七八岁的小女娃,哎哟哟,造孽啊,依我看啊,十有八九是给卖到花船上去了。”
“那肯定不是咱们金陵的花船,金陵的花船还是讲规矩的,不会收这种良家子的。”
“不是金陵的?那岂不更可怕,我听说那些蛮人会有小孩的手脚泡药酒。”
“还有内脏,蛮人会吃小孩内脏的。”
何花偶尔插一句:“真的吗?”
或者“天呐,还有这事?”
再或者:“爹娘该有多伤心啊!”
一批大婶走了,又来一批,讲的都是一样的事。
现在金陵城里最大的新闻,不是苒军打到哪里,也不是花子军会不会打过来,而是丢孩子。
继续阅读
毕竟,很多人家都有孩子,这世上,疼爱孩子的父母永远多过不疼孩子的。
于是很快便传来更令人难过的消息,那家丢了一对双胞胎的小食铺夫妻俩,妻子疯了,衣着单薄跑到街上,逢人便问可有看到她的女儿。
何花叹息:“真的吗?”“天呐,还有这事?”“爹娘该有多伤心啊!”
送走一批大婶,何花正想喝杯茶平复一下心情,忽然眼前一花,面前多了一个人。
一个老妇人,瘦瘦的,直直的,像一棵老树。
“知道是谁偷的孩子吗?”老妇人冷冷地问道。
何花一怔,连忙堆起一脸的笑:“秀婆婆,您来啦,口渴了吧,我给您倒茶。”
“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