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调集兵马 驰援马超(2 / 3)

家门楣。但是她先前许给魏家,魏家又在异族侵略中全家罹难,我们若如此,恐对名声不利呀。我无所谓,但是超儿还年轻,如今正在朝中,为天下人所瞩目。即使文姬愿意,也会毁了她父亲蔡邕的一世清名。此事还当慎重。”
马母此时却意志坚定,对马腾说道:“莫要思索那么多,咱们马家本就是武将传家,又不是什么清贵之门。只要能解一解超儿的情伤。即便再大的压力,再被人嘲笑,我们也无所谓。况且我刚才也探寻过文姬的口风,文姬一脸娇羞的模样已经说明了一切。她的父亲已经离去,超儿也是按子侄之礼为她亲自发丧,又有何不可?这些事情都不是什么大事,你莫要整日纠结于门风、清名,我们在人家眼里又有什么高贵可言?本就是人家来说的都是边境的荒野之人,又不是什么门阀世家。”
马腾思索片刻,说道:“夫人既然这样说,只要文姬愿意,那自无不可。此次我前往陇西郡,也要刚好与李儒先生也探讨一下超儿跟白儿的婚事。要娶,我们就一次娶两个,省得超儿为此伤神。”说到底,马腾对于儿子的爱护不比马母少一点。他的目光中流露出对儿子的深深关切,心中也在盘算着如何妥善安排这两场婚事,既能让儿子满意,又能尽量减少外界的非议。而马母则在一旁,期待着儿子能早日从情伤中走出来,开启新的生活。
第二天,马家的小辈们得知了这个消息后,顿时炸开了锅。不止马超的兄弟们个个摩拳擦掌,就连马云禄这个活泼的小姑娘也嚷嚷着要去长安接大哥回来,她撅着小嘴,满脸不服气地说道:“凭什么大哥在长安受那朝廷的鸟气?我们马家为大汉守边疆,立战功无数,却总是被猜忌。我就要去把大哥接回来,不受这窝囊气。”其他兄弟们也纷纷附和,七嘴八舌地表达着心中的不满。
马腾听闻儿女们的喧闹,一脸严肃地走了过来,怒目圆睁,厉声训斥道:“此乃国家大事,不可儿戏。无论如何,你兄长也是为国效力。你们不要动不动就把这些气话挂在嘴边,本来我马家就被天子所忌惮,你们再这般口无遮拦,让你兄长在朝中更是举步维艰。你们可曾想过,若因你们的莽撞而给家族带来灾祸,那该如何是好?”一众小儿听了父亲的训斥,虽心中仍有倔强,但也不得不遵从,他们低下头,不再言语,可脸上依然写满了不甘。
而在西凉之地,人们对马家,尤其是对马超充满了感恩和拥护。多年来,马超在西凉乃至西北地区,就如同天神一般的存在。他带领着西凉铁骑,一次次地击退异族的入侵,保卫了百姓的家园和生命。那些曾经被异族侵扰、生活在恐惧中的人们,因为马超的英勇奋战,得以过上安定的生活。各个氏族的百姓们都深深感念马家的恩德,当听闻马家要调配兵马赶赴长安支援马超时,大家纷纷行动起来。
百姓们有的送来家中仅有的存粮,有的牵来健壮的马匹,还有的主动要求加入运送粮草的队伍。在西凉的大地上,处处可见热火朝天的景象。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拐杖来到军营,他满含热泪地对士兵们说道:“马家军为我们守护家园,如今他们有难,我们定当全力相助。”年轻的小伙子们则争先恐后地报名参军,他们眼神坚定,充满了对马超的敬仰和追随之情。“我们要跟随马将军,为了西凉的荣耀而战!”他们的呼喊声响彻云霄。
尽管粮草的征集并非一帆风顺,数量也没有那么多,质量也参差不齐,但这丝毫阻挡不了西凉人们对于马超的热情。大家齐心协力,只为能让马家军尽快出发,支援他们心中的英雄马超。
马腾看着眼前这一切,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自己肩负着百姓的期望和家族的重任。他决意一边往陇西赶去,一边继续筹集粮草。一切安排妥当,马腾便和庞德一起准备出发。
而此时,蔡文姬也心系马超安危,向马母表达了要让拨给她的、马超离去之前给她留下的护卫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