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被安放在祠中央的玻璃展柜里,金光依旧,仿佛还在默默镇护着这片土地。
小彤也带着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和王琳、周成一起召开了方案研讨会。会上,大家敲定了“守边文化+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合作社划出部分菜地,打造“农耕体验园”,游客可以亲手采摘绿色蔬菜,品尝农家菜;古墓周边修建步行栈道和文化长廊,用图文和雕塑讲述秦岳将军的事迹;哑巴阿婆因为熟悉村子的历史和地形,被聘为“守边文化讲解员”,虽然不能说话,却能用手势和提前准备好的图文板,给游客生动地介绍将军印和古墓的故事。
项目动工那天,四合村热闹非凡。村民们自发赶来帮忙,有的修整道路,有的搭建文化长廊,有的在农耕体验园里规划采摘路线。赵铁牛主动请缨,负责古墓周边的安保,每天背着铁锹巡逻,生怕有人破坏古迹;猎户老刘则成了“生态向导”,带着施工队避开植被密集的区域,保护村里的自然环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半年后,四合村的“守边文化生态旅游区”正式对外开放。开业当天,就来了不少周边城市的游客。他们沿着栈道走进古墓文化长廊,听着专家讲解吴玠吴璘将军守边的英勇事迹,看着玻璃展柜里的将军印和文物,无不肃然起敬;孩子们在农耕体验园里追着蝴蝶跑,亲手摘下新鲜的黄瓜和番茄,笑得格外开心;老槐树下,哑巴阿婆正指着疯女人的墓碑,给游客比划着她当年的坚守,不少人听得红了眼眶。
合作社的生意也比以前更火爆了,不仅蔬菜能直接卖给游客,村民们开的农家乐、卖的手工艺品也供不应求。老四算了一笔账,转型后的合作社,每个村民的分红比以前翻了一倍还多。“以前总觉得守着土地没出路,现在才知道,咱这土地里不仅能长出蔬菜,还能长出‘金疙瘩’!”王虎(老四)笑得合不拢嘴。
这天,周成陪着小彤和王琳站在老槐树下,看着游客们络绎不绝的身影,听着远处传来的欢声笑语,心中满是感慨。小彤望着文化长廊里“秦岳将军守边图”的雕塑,轻声说:“发展和保护从来不是矛盾体,咱们既守住了祖宗的根,又走出了致富的路,这才是真正的互利共赢。”
王琳点点头,看向身边的周成:“接下来,我们还计划和周边的旅游景区合作,推出‘守边文化一日游’线路,让更多人知道四合村的故事。”周成望着老槐树上迎风摇曳的新叶,又看了看不远处正在给游客讲解的哑巴阿婆,眼神坚定:“是啊,将军的事迹要流传下去。”
施工期间,村民们都主动过来帮忙,赵铁牛领着小伙子们修整道路,张强负责搭建木牌,哑巴阿婆每天都提着自家煮的茶水,坐在工地旁看着,眼神里满是欣慰。周成则忙着对接专家、协调资源,闲暇时就给孩子们讲将军守边的故事,看着孩子们围着将军祠叽叽喳喳,他忽然明白,守护不是固守,而是让这份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外国游客惊叹于宋代军事文物的精美,本地游客则带着孩子来感受家国情怀,合作社的绿色蔬菜通过旅游渠道卖出了更好的价钱,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当导游、做餐饮,收入翻了好几番。老四和建国笑着说:“支书,真没想到,守着老祖宗的东西,还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