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秋获,家人(2 / 5)

且隋 玄武季 2778 字 2024-10-25

加上粟末地下半年新垦的一万五千亩土地,粟末人今年年底之前,总共将有近三万亩的上好农田。

全部是黑黝黝的黑土地!

粮食的丰产,可谓意外之喜。

小麦收了一万石,豆子竟然收了三千六百石,棉花获得籽棉三万五千斤。

而一百二十石占城稻与新罗稻混的种,明年至少可以种上两千一百亩的稻子。

至于其它以育种为目的的种子,也是收获颇丰。

估计,从明年开始,粟末地就可以随意地吃上新鲜的蔬菜、肉上撒上美味的香料。

玻璃,已经研究出了能够搭建暖棚的透明耐低温玻璃。

下一步,就是规模化生产,继续研发特定用途的特种玻璃。

阿布还提了利用玻璃的研磨透镜的要求。

申徒石已经找来好多外地玉工、铜镜研磨大师,专门来根据精密计算,研究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镜的研磨技术。

而在古代文献中的司南和道家、阴阳家惯用的罗盘,被阿布单独抽出。

好多一批人,开始了如何更好地利用地磁和磁铁的研究,研制灵敏、有效的指南针。

在机械制造上,最厉害的成果就是墨家学派轴承学的放大。

由正齿轮到偏心轮,从滚轮轴承到滚珠轴承,从直轴到曲轴,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首先研制出来的成果,便用在了大型牛车的车轴、车轮技术上。

在此过程中,还进一步创造性的提出了钢板减震技术假设。

但难度,却始终落在滚珠的硬度和润滑油的提炼和选择上面。

这一切,除了墨家的学术先进性,更是基础于材料冶金技术和理论的巨大进步。

其实,粟末地最大的成就,在冶金工程上面。

那就是,冶炼技术理论、原始金相分析理论的建立和提升。

阿布坚持,金属冶炼要逐渐走出靠大匠、靠经验、靠家传儿徒的传统路线。

一定要走和医学那样重视理论、重视技术、重视可重复的标准操作上。

为了适应粟末地文化和科技发展的需要,礼部计划明年在少年学校的基础上,开设青年学堂,共八类学科。

增加,基于冶金工业的冶炼、铸造、锻压、机械加工、金相研究等的材料学科。

开设,以墨家学说为基础的光学、机械、力学等物理学科。

开设,以阿布契郎火药理论为基础的热力学、化学、爆破学、武器学、军事学等综合学科。

开设,以贾农家传《齐民要术》和天下农家理论为基础的农学。

增加法学、商学、数学、天文学、行政学等学科。

秋猎的成果,不仅仅在于获得了大量的皮毛、药材、食物。

更重要的是,进一步系统化了粟末地秋猎的系统性和组织性。

各类目的明确的秋猎队伍,细化了猎获的规范,还形成了相应的组织和制度。

这么一来,为春、夏、秋、冬四季展开类似的活动,树立了标杆。

这一番改进措施,使得粟末地的社会生产活动日渐趋于成熟和理性。

确切地说,粟末族真的开始成长和成熟了。

那种还带有浓厚原始社会形态的生活,正在被一种更符合时代潮流的农商组织化社会制度所取代。

形成了统一的行政管理体系。

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军事组织和管理体系。

行政和军政,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

这,在阿布穿越以前的粟末族,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事情。

看看东北大地上最强大的高句丽,仍然是个披着封建国王外衣的部落联盟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