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飞地(2 / 5)

且隋 玄武季 2714 字 2024-10-25

飘忽!

一会儿在东,一会儿在西。

又过一段时间,它可能又会出现在沙漠的西边、或者是北边。

但它大体的形状,相对固定。

狭长弯曲,有如一轮新月,异常优美。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将其译为弱水流沙,称其在汉时称其为居延泽,在魏晋时称之为北海。

而在大隋的所有国家舆图中,根据文帝回归文化正朔的旨意,重新将其名之为居延泽。

居延泽,生长着大量肥美的鲤鱼、鲫鱼、大头鱼、草鱼等鱼类。

北方来的天鹅、大雁、鹤、水鸭等徙鸟,也常常此做为中途栖息的地方。

四月时候的居延泽,冰盖已经消融。

淡绿色的水面,波光粼粼,异常清爽散淡。

绿草,小鸟,凉风,绿水……天高云薄。

这里,好一派沙漠绝唱的异世界景象!

一鼓作气的李二商队,经过几次短暂的停歇,终于风尘仆仆地来到居延泽西北处休整。

这里,是一处隐秘而又普通的所在。

这处地方,不大,是一个专供南来北往商旅打尖、休息的大车店。

这个圆形的偏僻小坞堡,全是用外边运来最普通的柴木砖石搭建。

老榆木,板砾石,鹅卵石、酸泥……

坞堡外观,相当普通,低矮,木石裸露,四面透风破败,光秃秃的没有一片瓦。

外人一看,这就是一个久经居延泽沙尘、水汽、疾风照顾的老物件!

这样西北沙漠坞堡式样的大车店,在飘忽不定的居延泽湖畔周边地区,非常普遍。

这也是居延泽地区,最为常见的对外经济实体和生存单元!

它,既能抵抗小股的马匪和突厥人,又能接待南来北往的行商旅客。

生活在里面的居民,有的是世代长居于此的渔民、隐士,有的却是不知从哪儿浪荡来的流人、浪子、亡命徒……

当然,在靠近居延泽南边的沿岸,在这样的所在里生活着的最多居民,是那些戍边防人的家属!

居延泽,偶尔也会有查户编籍的举动。

一会儿是大隋的戍边千户校尉,一会儿是北边的东突厥的居延海伯克。

他们,也就是来走个流程,目的就是捞点外快……

和大隋朝前些年不同,这时候的居延泽地区防务和郡地管理,都很是废弛了。

戍边官军,大多退后到巴丹吉林沙漠以南福禄城附近的长城沿线一带。

那,相隔着一整个巴丹吉林大沙漠,距之数百里!

因此,此时的居延泽,成了一个很有名但也很特别的地方。

有时候,是突厥人的地盘。

有时候,却是大隋版图的一部分……

这地儿,犹如居延泽的东西南北的缥缈模样,总是变幻着归属!

现在的居延泽,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四不管飞地!

在没有空中运载工具的时代,飞地意味着野地,野地则意味着独立王国……

野蛮生长!

这样类似的地方,在如今大隋的版图中,肯定还会有不少!

一点儿也不要小瞧这个不起眼的大车店!

当好奇的李二和刘文静走入其中,便发现这里诸多的不一般。

很显然,这里是三小姐的地盘!

里面,很快涌出一些样貌各异的伙计,熟练地上来招呼商队。

那样子,就像远方的亲人,看见自己久违的游子……

他们,都称李秀宁叫“秀子”,还行了一种特别的见面礼一!

双手交叉抚胸,手指呈兰花之状,前身弯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