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道士、去寻找那传说中的白衣女子的传闻。他们走进了一座香火鼎盛的道观,观中香烟袅袅,神像巍峨,聚集了一群求签问卦的寻常百姓。
“在下包青天,想请教一下,最近有关于白衣女子的传言吗?”包拯向一位白须飘飘的老道士询问道。
道士打量了包拯,微微一笑,“是啊,前几日有个女子来此求佛,身着白衣,脸色苍白,似有忧虑,临走时,言语缥缈,满口神灵之事。可惜未曾多加询问,今日倒是来的人多了。”
包拯心中一凛,难道李月的死与此女子有关?
展昭此时抬头四顾,忽然发现道观的墙上挂着一幅捉鬼图,图中描绘的正是那位白衣女鬼,长髻飘飘,双目含情,似乎在向人诉说不为人知的故事。
“住手!”展昭轻声道,猛然想起那幅图的点滴,内心掀起阵阵惊涛。他一把拉住包拯,低声道:“包大人,这幅图似乎在暗示着白衣女子的来源。”
“你说的没错,展昭。”包拯凝神吸气,眉头紧皱,极力推理,“从这幅图来看,白衣女子似乎是因身世之苦而游荡人世,寻找冤屈之灵。李月与她之间,有没有什么不为人知的联系?”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几人言语间,包拯的脑海里迅速浮现出该如何深入调查的计划。他决定调查李月的身世,挖掘她与道观之间的联结。
经过一番探访,包拯终于了解到,李月的母亲早年间便因病去世,李月父亲李老爷为了遮掩,那段往事鲜有人知。而李月的母亲生前似乎与道观的一位高僧有过交集,此事引发了包拯的深思。
“我们必须找那个高僧进行盘问。”展昭毅然决然地说道,眼中满是坚定。
“是的,或许能从他口中询问到更多的真相。”包拯回应道,内心暗自思索,这牵扯出的线索愈发复杂,似乎这个案件的发展并非单纯。
他们一路赶往道观,找到了那位年迈的高僧,却已是高卧不起,神志渐渐不清。包拯心中万分焦急,随即决定通过问答寻找线索。
“高僧,您可知道李月一案,她的母亲与您的关系?”包拯如同一把利剑,直击要害。
高僧闻言,双目微微睁开,似乎回忆起朦胧的往事:“她,我知道……可那则是花神所托,她本是被蒙冤的神女。”
展昭暗自一震,心中暗道:“原来如此,李月的母亲是被权贵所迫而无辜受害之人?”
“是啊,从未有人知晓的秘密。”高僧叹息道,似乎因痛苦而心中烦闷。
包拯与展昭对视一眼,心中缠绕的疑虑不禁越发加重,李月之死,背后究竟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真相?
经过细致的询问,他们从高僧的口中得知,李月的母亲在临去世前,用过一种特别的咒语,试图求回她失去的东西。而这个咒语便与白衣女子有着直接的关联。
“我明白了,咒语是她用来寻找真相与复仇的!”包拯猛然惊觉,他想象着那场悲惨的场景,李月的怨气化为鬼魂潜伏在人间。
“若是如此的话,这正是装神弄鬼之计。”展昭分析道,“那白衣女子必是她的幻影,为了复仇而游荡。”
“可我们为何还未见到她?”王朝疑惑问道。
“或许她一直在等待机会,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包拯的思绪越发沉重,心中不禁生出几分不安。
“我们需要找到那个咒语的真谛,并揭开这些重重谜团。”展昭走上前,坚定十足。
几人重新回到李月的家,逐渐理清思路,开始着手组装证据。他们翻查了李月的书籍,试图找到更多与咒语有关线索。
“快看这里!”展昭一声惊呼,他找到了一张画作,正描绘着白衣女子的模样,样貌与李月有几分相似,这让包拯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