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喝碗汤,你最近都瘦了。”
蓝氏此时哪有烦心的样子,心里犹如吃了蜜般的甜,“算你有心。”说着,矜持的端着瓷碗喝了起来。
许老大看着眼里,心里大松了口气。
兄弟中论哄媳妇,应该没有比他更熟练的吧。
殿试时间越发相近,秦书不敢耽搁,立刻奉了帖子,拜访了东乡侯府。
至于礼部侍郎家,则是交给了许则川。
东乡侯府。
洪氏看着帖子,诧异至极。
“侯府什么时候同安国公家有亲呢 ?”
一侧伺候的嬷嬷思索几息,摇头道:“两家并无亲,只是都是有爵人家,这几年来往密切了些。”
“太太若不然去问问老太太。”
洪氏想到自己那个婆母,点点头。
“走吧,正好去给母亲请安。”
东乡侯府家大业大,各房成婚后,虽然同在侯府生活,但却是各有宅院,只是相连在一块。
侯府正堂。
老太太徐氏正在用茶点,沈氏在边上服侍着,听到洪氏前来,二人皆是一诧。
“今儿个真是奇了,老二媳妇竟然来了。”徐氏瞧了眼沈氏,见她一脸沉思的样子,轻声抚慰道:“云姐儿的婚事你不要担心,有我这个祖母在呢,旁人做不了主。”
沈氏闻言,福身道:“儿媳明白,辛苦母亲操持了。”
徐氏叹了叹,“大郎是个福薄的。”
“唉。”
沈氏眼眶一热,硬生生的又憋了回去。
洪氏进了堂中,对着二人行礼。
“媳妇给母亲请安。”
“大嫂。”
徐氏见她有礼有节的样子,示意她坐到一旁。
东乡侯府这一代也不知道怎么呢,总共兄弟三,长兄早逝,留下孤女寡母的。
老二这,发妻早逝,留下两儿一女,如今又续娶了一个。
虽是个庶女,但颜色却好,规矩还不错。
徐氏心中微叹,都是苦命人。
好在自己还有个小儿子,不然这后面日子可怎么过。
“都坐吧,咱们婆媳三人也很少聚在一起,今儿正好说说话。”
洪氏听到这话,心中惶恐,赶忙行礼告罪。
“都是儿媳的错,近日府中事务繁多,竟忘了给母亲请安,身为儿媳不能时刻侍奉母亲身旁,青玉知罪。”
徐氏心中嗤笑,谁让自己不是老二亲娘呢。
\"你刚刚嫁进来,事情多,我知道。\"
“坐吧。”
“沈氏,你也坐吧。”
沈氏点头,乖乖落座。
洪氏见此,随即将安国公府来帖子的事情回禀。
徐氏听完,心中微动。
“安国公家?”
洪氏点头,“原本媳妇还以为两家有亲,问了嬷嬷才知道没有,这不,想请母亲定夺。”
徐氏笑道:“老二在军中,安国公家的老三不也在军中,虽然不在一块可都是武将,想来认识吧。”
“安国公府如今正是兴旺,圣眷正隆,能来咱们府上拜访,是咱们家的喜事。”
“洪氏啊,你好生安排着。”
“万不可丢了咱们府的名声。”说完,她瞧了眼沈氏,“不明白的问问你大嫂,她懂得多。”
洪氏应道:“是,儿媳知道,只是还望大嫂莫要嫌我麻烦。”
沈氏温柔含笑,“弟妹说笑了。”
“都是一家子,什么麻烦不麻烦的。”
“有什么需要的,弟妹只管言说就是。”
徐氏见她们两个相处的还算不错,心里也放心了。
“行了,那你回帖子吧。”
洪氏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