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精兵,每一个士兵的脸庞都被火光勾勒出坚毅的轮廓,那是一种面对生死无惧的表情。他们的眼神中,有视死如归的决绝,这是一群用热血和生命扞卫大明尊严的勇士。 “各位儿郎!”孙承宗的声音低沉而有力,“这一杯酒,敬你们的勇气,那是如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英勇;敬你们的热血,那是在血管中奔腾不息、为家国燃烧的赤诚;敬你们为了大明,为了身后的百姓,义无反顾踏上这生死未卜之路的伟大!”他顿了顿,眼中似有泪花闪烁,那是对这些士兵的不舍与疼爱,“愿你们旗开得胜,老夫就在此处,等候你们凯旋!”说罢,他一仰头,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酒水顺着他的嘴角流下,分不清是酒还是泪,那是一位统帅对士兵深深的情感交融。 众人皆知,后金军战力凶悍,粮道必定有重兵把守,此去可谓危险重重,每一步都像是在死亡边缘游走。
孙承宗缓缓地从一个个士兵面前走过,他的脚步沉重而缓慢,仿佛每一步都承载着千钧之重。他知道,这或许是与这些年轻生命的最后一面,他轻轻地拍拍这个士兵的肩膀,又仔细地看看那个士兵的脸庞,眼神中满是不舍,那目光像是要把每一个士兵的模样都刻在心里,他是多么想再多看一眼啊。 士兵们看着孙承宗,眼中满是感动与坚定。一位士兵向前一步,单膝跪地,如同宣誓般大声说道:“大人,我等必不负所望!为了大明,为了家人,我等愿以血肉之躯,扞卫国土!”这声音如雷贯耳,振聋发聩。其他士兵也纷纷响应,“愿为大明战死!”“旗开得胜!”呼喊声在夜空中回荡,那悲壮的气氛如同汹涌澎湃的潮水,迅速弥漫在整个军营。他们知道,这一战,或许就是他们生命的终点,但他们毫不退缩,因为他们是大明的战士,是守护家国的最后屏障,他们的使命如同璀璨星辰,在这黑暗的夜空中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 孙承宗走到榆翔和曹文昭面前,他伸出双手,紧紧握住两人的手。他的手在微微颤抖,那是对这两位年轻将领深深的不舍,更是对他们此行安危的无尽担忧。他看着两人的眼睛,目光中满是深情与期望,那眼神仿佛是在传递着千言万语:“榆翔、文昭,此役艰难,老夫不求别的,只愿你们和这 300 儿郎同去同归。你们要记住,你们的身后,是整个大明,是无数双期盼的眼睛。你们是大明的希望,是百姓的依靠,一定要平安归来啊!”
再次回到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