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权谋与义念的交锋(2 / 3)

再次回到明朝 冷榆枫 1642 字 10个月前

……不过好像后金改清后真的是战斗力爆棚,打得明朝毫无还手之力啊!”他心中暗自叹息,这历史的车轮,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推动,滚滚向前,难以阻挡。

皇太极又说道:“榆兄弟,你看如今本汗对待汉人之策,可是比先父努尔哈赤高明许多?”话语中带着一丝自得。

榆翔微微一怔,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情绪,如乱麻般纠结,但仍恭敬地回应道:“大汗确有独到之处,如今对汉人多有拉拢之举,这于后金之发展,或有不少助力,犹如在干涸的土地上引来清泉。”

皇太极轻轻一笑,那笑容中却透着一丝狡黠:“也是你教的,争夺汗位时,你建议本汗拉拢人心,此等心得,本汗一直铭记。如今对那些明朝的投降官员,本汗皆给予丰厚奖赏,如此一来,他们便会尽心为我后金效力,也可让更多汉人知晓,本汗对他们的诚意,仿若张开双臂,接纳归客。”

榆翔听闻,眉头微微皱起,心中不禁有些郁闷,如乌云蔽日,却也只能轻声说道:“大汗此举,虽可在短期内扩充我后金之力,然臣亦有几分担忧。这些投降官员,其忠心未必能长久,犹如风中残烛,摇摆不定,且此举或会引起一些后金旧部的不满,仿若平静的湖面泛起涟漪。”

皇太极摆了摆手,不以为然道:“先生过虑了。本汗自有考量,只要掌控得当,他们便能为我所用。这天下大势,本汗欲要逐鹿中原,若无汉人之力,谈何容易?犹如飞鸟缺了羽翼,难以翱翔天际。”

榆翔默默无语,心中暗自思忖,自己的无心之举竟造就了当下这个局面,看看以后入关的带路党,洪承畴,吴三桂,祖大寿……那一个个名字,仿若历史的耻辱柱上的刻痕,深深刺痛着他的心。

“皇兄,你今天不召见我,我也要求见,我要回去了,你已经成功登上汗位。当初的约定兑现了”榆翔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落寞,仿若离群的孤雁。

“榆兄弟,我的霸业才刚刚开始,没有你谁帮我打江山呢?”皇太极劝道,目光中透着一丝挽留,可那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忌惮。

“别逗了,你麾下,战将如云,文有范文程,武有大小贝勒,况且后金军战力爆棚”榆翔苦笑着回应,那笑容中满是无奈与自嘲。

“那你回大明后,有何打算?”皇太极问到。面上看似关心,如春风拂面,实际是忌惮榆翔的军事才能,仿若畏惧暗夜中的勐兽,担心他对清军入关造成障碍。

“我想做个闲云野鹤,但是一旦你大清入侵我大明,我必与你一战”榆翔郑重其事说道,眼神中透着坚定,如寒星闪烁。

皇太极听到榆翔这番话“榆兄弟,你莫要如此决绝。你我相识已久,你该知晓我对你的赏识与器重。如今你却要与我为敌,这岂不是让我痛心疾首。”

榆翔看着皇太极,:“大汗,你我虽有过往情谊,但国之大义在前,我身为大明子民,断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国家被侵犯而坐视不管。你若真心顾念旧情,便该停止对大明的觊觎之心,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皇太极微微眯眼,沉声道:“榆翔,你可莫要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这天下大势,岂是你一人能够阻挡?我后金如今兵强马壮,入主中原只是迟早之事。你若执迷不悟,到时只会落得个凄惨下场,如飞蛾扑火,化为灰烬。”

榆翔端起桌前的酒杯,目光中透着一丝悲凉:“举杯含泪问苍天,为何让我入凡间。春风都有怜花意,却不容我再少年,大汗,人生苦短,何必,何必!”那酒杯在烛光下闪烁着微光,似他心中破碎的梦。

皇太极冷哼一声:“你以为凭你一人之力,就能改变什么?我且问你,你回大明之后,又能召集多少人马,又有多少粮草物资来支撑你与我对抗?”

榆翔坦然道:“我虽无百万雄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