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姑,我才刚从国外回来呢,而且论证会这件事是不是再研究研究,毕竟我只是一个二作呢。”
陈书雪张口就来:“咋滴,你还想让我把一作请出来上台?我现在回去就上香睡觉托梦去?”
秦衡:“Emmm…………”
一作可是陈老爷子。
这位要是真能跳出来主持论证会,那场面可热闹了。
但秦衡还有话说。
“可师姑你不是也在吗?这陈老的论文你这个亲孙女不上场是不是有些说不过去?”
“首先我在论文里只是一个三作,其次整篇论文我除了整理资料以外没有其他贡献,论文最关键的计算部分是你完成的,所以你不上台谁上台?”
秦衡欲言又止。
陈书雪目光闪烁继续说道:“如今你物理领域超导方向已经起势,正好数学界也可以收割名望,成就你秦衡跨界学者的声名,这种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也是你绝对不能错过的。”
………
相比于物理,其实数学是更难有阶段式提升的。
这点通过从现代数学史和近代数学史的差别就能看出端倪。
也正因为数学的论证以及突破变得愈发困难,产出不足导致社会上很多人开始鼓吹数学“无用论”或者说是“瓶颈论”。
以至于原本一大批数学界的学者开始转投向其它学科,为了防止数学界人才进一步凋敝,这才有了克雷数学研究所提出的7个千禧年猜想,将全世界的注意力试图重新转移到数学身上。
为此国际数学协会肯定也会不遗余力的推广解决霍奇猜想的数学学者,这是一条旁人注定无法复制的道路。
只要秦衡能够经受住论证会上来自全世界数学家的考验,那么这份荣誉就能归属到秦衡的头上。
此举能跳过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毕竟陈书雪曾经亲眼见过有人毁在这些过程当中,同样的事情她不想在秦衡身上看到。
………
“所以,给师姑一个面子好不好,你就应了这份差事吧,反正也不是什么丢人的活。”
陈书雪满眼期待的看着秦衡。
秦衡受不住这种祈求的目光,最后只能答应下来。
“行吧,我会回去好好准备的,到了论证会上尽量不给你还有陈老丢人。”
“行行行,我就知道师侄你最好了。
对了,你那架私人飞机是不是还没有合适的机组成员,这种小事就包在师姑我身上了。”
我用超量智脑翻天覆地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