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乾城红尘(2 / 3)

道执于行 不语石 281 字 2021-11-28

视线的意思都没有,反而以更加灼热的目光回望过去。

一个稚童趴在父亲宽厚的肩背上,愣愣地盯着杨辰,碗中的糖稀顺着袖口,撒到父亲的身上也没有注意,直到父亲的巴掌打到头上才委屈地回过神。

不知是因为糖稀没了可惜,还是因为父亲的责骂而害怕,小孩子泪眼婆娑望着马车离去的方向大声嚎哭,只是雷声大雨点小,见不到几点泪滴。

杨辰这才回过神,放下车帘,神识席卷而回,顺势将糖稀收回小孩子手中的瓷碗中,嘴角挂上一点笑意。

四周的喧闹一静,杨辰半坐在马车中,一种久违的孤独感从马车的四面压迫而来,这种孤独自心而发,来的是如此的激烈又无法形容。不形于色,却格外最持久。

心念流转良久,杨辰才从这种孤独中抽离出来。

这一活动神魂,杨辰不由惊疑了一声,神魂之力居然凝实了许多,再放出神识,杨辰惊讶的发现神识之力也增长了许多。

怪不得宗门中的修士总是会出宗历练,竟有这意想不到的收获。

中原的修士为何护持城池,保持与尘世的联系,多半也是有这些方面的考量。

杨辰在云渺宗学道时,金丹长老讲法,也会偶尔提及修士心境的问题。

太上忘情之流的法门,曾一度在修士中广为流传,乃至至今很多玄门道法都有所涉猎借鉴,杨辰因为自创功法的原因,也研究了一些。

按照那时修士的想法,掌握了超脱力量和拥有相对绵长寿元的修士,与普通的凡人,就是两种生灵。

仙人之流的称呼,也是从那时流传下来。

修士为了追逐道法,舍弃了七情六欲的法门数不胜数,原因也简单,拥有灵根的凡人毕竟是少数,越是高阶的修士,随着寿元增长,所牵挂的事也就越少,免不了在人性上有所缺失。

加之修士闭关动辄十数年,上百年,与世俗的割裂就更为严重,凡人在他们的眼中,实与蝼蚁无异,杀一个凡人对他们来说和碾死一只蚂蚁一样,都不会让他们的心境有半分波动。

如此,修士的力量确实因此暴增了许多,不过一心修炼不为世俗之事所累,乃至修炼至无情无欲的境界,人也就不能称之为人了。

所行之事肆无忌惮,比魔道修士还要放肆。

若是如此,倒也不算什么,毕竟这些修士追逐的目标还是玄之又玄的大道,不会引起什么太大的乱象,多为修士间的争斗,涉及不到凡人。

哪个修士也不会刻意去踩蚂蚁来证明自己的强大,这没有任何收益,也毫无意义。

但是与人的欲望做斗争的行为,本身就是压抑本性的行为。

只有少数人,是真正能理解忘情道法的意义,而不去与自己的本心做斗争,而是顺应本心,得道法自然。

多数修士修炼忘情之道,还是为了修为进境,也就是力量。

这本身就是欲望,他们修炼忘情法门,不过是用更大的,更高级的欲望来压制那些相对容易达成的低级欲望。

喜、怒、哀、乐、爱、恶、欲皆被压制于心,久而久之就扭曲了他们的心性,而他们早已迷失力量之中不得解脱,察觉不到心境的异样。

此时的修士就如同一个不稳定的法禁,随时会自毁崩散,伤人伤己。

修炼忘情道的修士,在遇到心境关隘时,日夜与他们的本心做斗争,如此只有三种结果。

一种是真正参悟到太上忘情玄之又玄的心境,得以超脱识障之扰,见心明性超脱大道,如此也算不得是人了,是彻彻底底的仙人心境,能做到此种境地的,凤毛麟角。

第二种,就是自囚于识障之中,修为再不得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