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家族的势力之后,整编了原来部族武丁和俚族尚武的青壮。
基本兵源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当然,除了随他一同南下的朝廷委派幕僚人员,卫王杨子灿还特意抽调给他的由骁果卫基层精锐组成的架子兵,用于快速成军和日常训练。
这样,冯盎的西南剿匪右路大军,一经组建便有了自己初步战斗力。
左路大军?
朝廷早就为冯盎准备妥当!
那便是由陇右一带入川、并协同杨义臣、杜伏威等,一举将宇文大许朝逆贼全歼的的高安和罗士信。
四
岭南根据地里的西南剿匪大营右路大军,逐步完善。
一边剿匪,一边整训,一边持续招兵和完整建制。
转眼,这就过去大半年,右路军满编两万五千数。
这期间,冯盎亲率右路新军,发动了对盘踞在苍梧、高凉、珠崖、番禺地区的最大乱贼高发澄一战。
声名大噪。
此战,高发澄诛灭,枭首传遍岭南;干将冼宝彻、冼智臣等生擒。
其后,高发澄的首级及骨干活人,被快速解递东京御览。
其余乱贼大部军众,在大军强大的武力和宣传攻势下扔下武器。
或被挑选整编,或者从农从商,或者被一股神秘的力量经广州海岸运走,目的地不详。
从此,广州、苍梧、朱崖北部一带(今雷州半岛一带),皆复归大隋的有效管辖。
五
这一天,冯盎在在高州的茂名县府衙忙碌完公事,便早早回到家中。
六
亲哥罗州刺史冯暄这次也与他联合剿匪,再立新功。
朝廷来旨,要让他去京中兵部任职。
所以,今晚既是家宴,又算是给堂哥饯行。
冯暄此人,也算是大隋有名的将领,曾经只是太过于注重友情,所以在政事上有些优柔。
早些年,番禺将领王仲宣在岭南举兵造反,冼夫人便派遣嫡长冯暄将兵援救广州。
这位冯大少,年少纨绔、很重江湖义气,恰恰与反贼王仲宣的部将、泷水豪门子弟陈佛智是莫逆之交。
所以,当他到达前线之后,顾念旧情、按兵不动,最终贻误了战机,以至于让广州一线战事糜烂。
冼夫人,反应很快。
大怒之余便将宝贝嫡长孙给问罪下牢办了,并改派年少的嫡次孙冯盎为将出讨叛军。
这,也是冯盎第一次正式闪耀亮相在中华的青史之中。
当然,他一亮相就是主角!
在冯盎与隋朝官军在鹿愿成功会师之后,英勇作战,全歼王仲宣,一举荡平了叛乱。
当时文帝看到奏报,深为冼夫人的大义之举赞叹,特降敕书奖赏慰劳,并拜其孙冯盎高州刺史。
因误战机下狱戴罪的嫡长孙冯暄,还是被文帝特赦并拜罗州刺史。
从此之后,冯盎便成为了整个家族的话事人,也是继其祖父冯宝、祖母冼夫人之后冯家最为显耀的靓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对于丧失冯家家主之位这事,作为排行老大的冯暄要说心里没有点什么想法是不可能的。
但是他也明白,祖母如此安排也是为了保护自己。
他这个太注重哥们义气的特点,放在官场之上,那绝对是取死之道。
不仅难以扛起家族大旗,还会给家族招来灭顶之灾。
后来近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足以证明,老祖母的眼光,是多么深远而准确。
冯盎的官,越做越大,也越来越受到皇帝信赖。
反观冯暄,虽然贵为罗州刺史,但也就是一直在这位置上蹉跎。
况且,伴随着天下飘摇,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