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养神的等着。
约莫盏茶功夫,脚步声响起,典韦板着脸走进堂。
“送走了?”
曹操没有睁眼,语气淡然道。
“送走了。”
典韦应了一声,“吓坏了,末将亲自搀扶其登上车驾的。”
“哈哈!!”
一听这话,曹操大笑着睁开眼,伸手指着典韦笑骂,“典君,汝这般做,叫那王仲宣如何安生啊。”
“那就不是末将该考虑的了。”
典韦却无所谓的说道。
就好似这事儿跟他没有关系一般。
可说罢此话,典韦却皱眉说道:“丞相,长公子这次是动真格的了,只怕类似这样的事……”
“对外宣称,某头疾犯了。”
曹操却摆摆手打断,“子修既然决意这样做,必然是有他的道理的,刚好,某也想看看,这朝堂,这许都,到底能闹腾成什么样,哼!!”
讲到这里,曹操重重哼了一声。
“诺!”
典韦立时应下,“末将这就去安排。”
曹操没有说话,看着典韦离去的背影,曹操双眼微眯起来,目光幽深似渊,似是在思索什么。
片刻后,一抹笑意在曹操嘴角浮现。
‘到底是我曹孟德的种啊!!’
骄傲之意溢于言表。
对于曹昂所为的深意,曹操如何会不知,其子所做的,恰恰是他想做,但却不适合出面去做的。
要是还担任司空一职,以霸府的名义来推动,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毕竟当初的处境是很复杂的。
可现在不一样了。
位居丞相总揽朝政,一举一动皆在天下瞩目下,做什么不做什么,这都是有深层次考虑的。
更别提这涉及到的不止是明里暗里反对曹氏的,还牵扯到了曹氏内部,这事儿他要直接出手,且不提外部怎样想,这内部会怎样想?
尤其是那些很早就追随自己的。
为了外人,开始整自己人了?
这念头要滋生出来,是不利于内部团结的。
但要是曹昂出面,情况就不一样了。
因为曹昂自及冠后,就没有在许都待着,而是跑去南阳历练了,是,在这一期间,曹操是给了支持,不过后续曹昂的表现太惊艳了,他的崛起太过迅猛了,甚至还给曹氏带来了很多利好。
一个小辈做的事,让不少老辈都觉得不可思议。
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而最关键的是什么?
是曹昂自在外历练后,表现出的果决,态度,让太多人知道其是一个极有主见的。
如今针对南北两军做的事,那些个对曹氏不满的群体,或许有不少觉得这是得了曹操的授意。
但这事儿在内部传开,还真不一定这样想。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他们看来,这更像是曹昂在宣示什么,既然南北两军归他统管了,那就要按着他的规矩来。
任何人只要犯了规矩,都将受到严惩!!
这风向一旦在内部传开,值得深思的也就多了。
尤其是那些手握兵权的将校,他们要考虑的就多了,而在这其中,那些麾下凝聚有私兵的就更要掂量了。
事儿就是这样的事,谁来都挡不住这个大势,至于怎样选择,就看各自的权衡了。
“还要添把火才行啊。”
沉默了不知多久的曹操,突然喃喃自语起来,眼下许都的火,在曹操思量后觉得还是烧的不够旺,既然自家嫡长子有想法,那就按着他的想法来推动呗,正好借这把火,烧一烧盘根错节的旧账。
曹操指尖轻叩案角,眸光微闪,心中已有定计。他不会明言支持,也不加阻拦,而是作壁上观。